第(1/3)页 想到这里,刘禅的眼神坚定了几分。 “诸位大臣,你们说的成都固然好,但南郑离前线更近,一旦荆州有变,也能及时应对。” 刘禅一脸认真地说道,眉宇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群臣们愣了愣,看着刘禅那副小大人的模样,不禁暗暗感叹:这小家伙,长大后必成大器。 汉中地界,有条名唤沔水的河流,潺潺流淌,恰似一条玉带系在山间。 顺这条水道东去,就能串起东三郡,直通荆州的襄阳、樊城。 这可是块宝地,将来关二爷要是挥师襄樊,这条水路就是命脉啊。 要想留住咱主公刘备在汉中,除了定都南郑,别无他法。 否则,主公怕是要另寻他处。 群臣们心思活泛,都倾向于成都那块宝地,可刘禅这小子偏要反其道而行,硬是要在南郑定都。 不过,他这主张,没关羽的战事做支撑,讲出来也是白搭。 秦宓、魏延、刘封、法正、诸葛亮这些个老头儿,各有各的理儿,刘禅要想说服刘备, 非得把他们的观点一个个掀个底儿掉,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主张不可。 但瞧这群臣的态度,哪儿像是认真对待刘禅的意见啊,一个个发表完高见,就忙不迭地开宴去了。 刘禅毕竟才十三岁,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说的话自然不当回事,这不,连轻视都算不上。 “阿斗,别愣着,来,坐下。”刘备笑呵呵地挥手,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奏乐,跳舞,今儿个咱们高兴!” 刘禅鼓起两腮,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悦,他故作生气地问道:“父王,为何如此小瞧储君呢?” 一旁的宫女们,轻纱掩面,眼波流转,唇瓣轻启,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唯有刘禅,不为所动,一心只想着如何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 “哈哈哈,你们瞧这小子,还板起脸来了。”刘备乐不可支地对身边的人笑道。 刘禅一脸认真地说:“他们都发言了,我还没开口呢。” 刘备依旧笑眯眯地问:“真的非说不可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