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心里憋得慌,不说出来不舒服!”刘禅坚定地回答。 “那就说吧!”刘备宠爱地拍了拍手,“大家都静一静,听听咱们世子有什么高见!” 众人目光齐聚刘禅,等着他的高论,看他如何一一驳斥众人。 “如果我没记错,最先发言的是秦祭酒。”刘禅嘴角微微上扬,“那我就从秦祭酒的观点说起吧。” 秦宓轻轻点头:“愿闻其详。” “秦祭酒认为蜀中是天府之国,农业发达,确实如此。但太祖高皇帝为何没有选择蜀中,反而偏爱相对贫瘠的汉中呢?” 刘禅一边说,一边环视在场众人。 他的目光犹如实质,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仿佛在寻找答案。 不等众人回答,刘禅便自问自答:“因为在太祖眼中,蜀中虽好,但仅仅是粮仓罢了! 而汉中虽然贫瘠,却地处要冲,毗邻关中,穿过秦岭就能直取关中! 太祖他的目标是整个天下!蜀中再富饶,难道能比整个天下还富有?“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刘禅的声音虽稚嫩,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可是父王亲口所言,与当年太祖定都南郑的英明决策,如出一辙!” 他环视四周,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如今却有人想撤回成都,这不是自甘堕落,找个安乐窝吗? 难道父王当年的雄心壮志,就这样随风而去了?“ “汉中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兴复汉室长征路上的第一步,可别把它当做终点啊!” 刘禅边说边走到大殿中央,群臣纷纷退让,眼中满是惊愕。 刘备坐在主位上,看着这个年幼的儿子,震惊之余,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骄傲。 这小子,长大了!他暗自想道,至少我刘备的遗志,后继有人了。 “诸位,北伐是必然的选择!” 刘禅顿了顿,眼神锐利如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