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悬赏(二合一)-《知否之护姐狂魔》


    第(2/3)页

    一众人点头回应,齐刷刷地回答:“下官明白,请大人尽管吩咐。”

    “要造军器,第一个就要有上等好铁,这是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所以本官要问一问,金作和炉作能不能提供合适的好铁?”

    在座四人都是军器锻造方面的专家,盛长桢想要打造新式军器,肯定要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些人都是靠着真本事获官的底层官员,与那些只知吟风弄月的酸文人大不相同,他们实务经验丰富,对手上工作的熟悉和精通程度远远超乎常人的想象。

    “若说好铁,那就得用徐州铁了。”

    大炉作的作头戚光,一位六十岁的老专家首先开口:“北方冶铁用的是石炭,铁性多脆,而南方用木炭,蜀中用竹炭,炼出的铁就坚实许多,其中,又以徐州铁最好。”

    盛长桢观政天下期间,去过徐州,那里负责冶炼铁矿的利国监,有三十六冶,工匠总数多达四五千,矿户更是有数万之多,乃是大周铁业重镇。

    只不过,徐州到底算北方还是算南方呢?想到这里,盛长桢的思绪忽然有些飘忽。

    “戚作头说得没错,斩马刀就是用的徐州铁,若是用了北方铁,估计斩不了几人就成废铁了。”

    白庞补充了一句,开了个不大不小大玩笑,众人闻言都是轻笑了几声,连盛长桢脸上也有了几分笑意。

    盛长桢对钢铁工业的认知十分有限,对具体技术操作更是一窍不通,他所能依仗的,也就是一些先知先觉的理念罢了,因此,对大周在这方面的专家,他还是十分尊敬的。

    盛长桢沉吟了片刻,又问道:“本官欲要打造些质地均匀的轻薄铁板,诸位可有什么建议?”

    铁板?

    戚光越发摸不清这位新任主官的心思了,他皱着眉头回答道:“要打造如大人所说那样的铁板,抡锤子还不知道要锤到何年何月去,若是用水碓,则能省不少力气。”

    盛长桢眼前一亮,忙问道:“监中可有此物?”

    戚光摇着头:“水碓需用水力,要水流湍急才行,汴京城里都是开辟出来的沟渠,连汴河也是人工挖出来的,水流极缓,根本用不了水碓。”

    期待已久的水力锻锤就这样没戏了,盛长桢不禁有些失望,他又问道:“可有替代之法?”

    “可以用畜力或者人力的锻锤。”

    “那就悬赏!”

    盛长桢大手一挥,说道,“军器监数千工匠,谁能献上得用的锻锤,本官就赐他一百两银子,若是日后军器造成,本官还要为他们向陛下请功,赐官赐田!”

    白庞、戚光等人闻言,俱是心头大震,为盛长桢的魄力感到诧异。

    悬赏些银子也就罢了,关键是赐官!

    诚然,大周授官制度并不那么封闭,只要是朝廷认定有功于国者,就算是鸡鸣狗盗之辈也可以为官。

    可即便如此,又哪有那么多立功的机会呢?而且就算立下功劳,也可能被上官占为己有,自己一分好处都捞不到。

    但有了盛长桢的保证就不一样了。

    首先盛长桢是天子看重之人,在天子面前话语权很大,有他代为说项,赐官的可能性也就无限增加了;

    其次,盛长桢身上的功劳太多太大,他看不上军器监里这点功劳,根本不可能抢功。

    就连戚光这些作头都有些心动了,他们已经是官身了,不存在赐官的事,但还可以升职啊!

    至于得到消息的普通工匠们,更是一片沸腾。一时间,所有人都绞尽脑汁钻研制造器物,流水般往盛长桢办公的公厅送去,争抢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仅仅过了五日,盛长桢就从海量的器物中挑选出几具效果显著的锻锤。

    最简单的一种,是脚踏的锻锤,农家用来舂米的那种,只是将石臼改成了铁砧。

    用的是简单的杠杆原理,短的一端是落脚的踏板,长的一端是五六十斤的大锤。人站在踏板上,上下踩动,就能将锻锤驱动起来。而且,落点不会偏移,即使是新手也能使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