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概念性的判定,在奥术体系中非常常见,但在科学的角度上,却完全无法解释。 还是拿珠峰打比方,如果有人沿着珠峰山体修了一条盘山公路,这些盘山路都是可以只用双脚就能到达的地方,那是不是到了峰顶再施展一个飞行术,还能向上再飞1500米? 修不修盘山公路,明明和飞行毫无关系,却能够决定这里能不能施展飞行术,这完全违背了正常的逻辑和常识。 再例如,一架飞机飞在一万米的高空,这时候施法者跳出飞机使用飞行术,那他能够在一万米的高空平飞吗?如果飞行者下降了高度,还能再飞回一万米的高度吗? 奥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曾经方豫一度以为奥术只不过是没被发现的科学,但随着方豫对奥术的了解越来越多,他却发现这条路似乎与现代科学从本质上越走越远。 远远望去,奥密兹峰就如同一个直上直下的大树桩,山脚下的峰体周长与峰顶的周长相差无几。 整座山峰是由纯粹的花岗岩构成,光秃秃的,因为几乎没有泥土覆盖所以光秃秃的,只有石缝中偶有几根小草倔强的钻出。 峰顶隐藏在缭绕的云雾之中,但依稀能看到,峰顶就如同被砍断的树桩截面一样,也是平的。 方豫催动飞行术,飞到一千五百米的高空,仰头挑选了一个看上去向上借力点比较多的位置,双手抓紧借力点,这才解除了飞行术。 一千五百米的高空,温度很低,只有两三度,高空中气流强烈,冰冷的风拍在方豫的身上,裹得方豫身上的始祖鸟硬壳冲锋衣猎猎作响。 经过三次生命本质提升后,方豫的抗热抗寒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人类,即使大风加低温,一件硬壳冲锋衣加上里面的摇粒绒内胆,对方豫来说,就已经足够。 方豫全身上下的唯一负重就背了一个网兜,网兜里兜着柚子,其他的东西都在无界信使里,绝对的轻松上阵。 奥密兹峰很不好爬,直上直下的形状加上极少的借力点,给方豫的感觉是真的就像是悟空在爬加林塔。 方豫十指用力,紧紧抓住借力点,向下一压,身体便向上窜了至少两米,伸手一够,便牢牢抓住了下一个借力点。 “嗖!” “嗖!” “嗖!” “嗖!” …… 如果有人从远处遥望,就能看到直上直下的山体上,一个小小的黑点从半山腰向山顶飞速的蹿升。 向上蹿了两百多米后,方豫停了下来。 手套破了。 “什么凯夫拉纤维,刚用了这么几分钟就破了,杜邦的东西也不行啊。”方豫撇撇嘴,摘下手套随手扔掉。 “主人,凯夫拉的强度是很强,但你这种攀登方式还要考虑到瞬间拉力的作用以及最小受力面积而导致的压强变化,按照公式……” 柚子在旁边开始给方豫计算凯夫拉纤维在这种情况下,承受了多大强度的拉力,又为什么会快速磨损。 “闭嘴。”方豫翻了个白眼,从无界信使里拿出一副深绿色的皮质手套。 这副手套看上去并不臃肿,同样是紧贴式的设计,手套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金属丝网,金属丝呈现出淡金色的光泽。 手套的手指部分则覆盖上了一层细密的金色鳞片,手背上镶嵌了五块不同颜色的小宝石,看上去有点像无限手套。 方豫把手套戴在手上,用手轻触岩壁,触感清晰的传来,就像没戴手套一样。 咦?这个清晰的触感…… 这个手套是什么皮来着? 哦,对,和皮没关系,和炼金术有关系。 这样的话,呵呵,方豫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杜蕾斯和冈本,你们完了。 换好手套后,方豫向上一跳,抓住一块凸起的借力点,手指上的鳞片自动按照接触到的岩石表面产生了变形,极大地增大了手指的摩擦力,就算方豫手指不再用力,都能挂在岩壁上不至于跌落。 方豫这副手套是他上次去皮蒙特炼金公司时顺手买的,名字简单粗暴——攀登手套,售价25魔晶。 攀登手套的所用的皮是双星次位面的特有生物——裂尾蜥爪部的外皮。 双星位面有两颗互为旋转的恒星,受引力影响,双星位面的主行星地壳运动激烈,遍布裂隙、峡谷与高峰。 裂尾蜥算是地底生物,攀登能力很强,可以轻松游走于数千甚至上万米深的裂隙峡谷的岩壁之上,去地面觅食。 这副手套只有两个作用,攀登与防护。 戴上手套后,无论爬什么样的立面,哪怕是一个抓点都没有的镜子,手套也能牢牢吸附在里面上,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