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隆庆十年-《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2/3)页
    约莫一刻钟。
    苏六喜滋滋的回到伙房,嘴里哼着小调,心情极好。
    ……
    一月底。
    清晨。
    李平安点卯后,先去廨房领月俸。
    天牢都是月底发俸禄,遇到休沐则提前,从没有出现过拖延,更不会有扣押之类的说法。
    核算月俸的是马主簿,讲究人儿!
    从来只贪墨朝廷的银子,不会克扣下属的钱。
    “老唐,这是你的。”
    一锭银子,一粒银豆子,合计五两三钱。
    三钱是固定月俸,会记入账簿应付朝廷查阅,五两银锭子是分润,也是牢中差役的大头收入。
    那句话怎么说,你的俸禄是全部,我的俸禄是掩护。
    李平安收了银子,在名册上画了个圈,表明已经领过俸禄。
    “马大人,这月分润怎么多了?”
    分润银子数目不定,全凭上月牢里油水收入,分到李平安手里的,通常在二两上下浮动,五两银子几乎翻了倍。
    “全凭丙狱的冤大头,可惜只关了半个月。”
    马主簿笑容满面,连最底层的杂役都多分几两银子,分到他手里的可是几百上千两,足够买处宅院了。
    来到伙房。
    李平安发现苏六不在,平常发俸禄的日子,这厮比谁都来的早。
    惯例蒸馒头熬粥,整个天牢差役和犯人的吃食,要从早上做到晌午,一刻也不能停歇。
    吃过午饭。
    苏六方才姗姗来迟,进门将两粒碎银子放灶台上。
    “老唐,这月的卖米钱。”
    李平安掂了掂重量,约莫一两:“这可分多了!”
    伙房每顿饭都克扣犯人米面,攒下来月底卖了,大约能有二两银子,按照三七分成,李平安分润六七钱。
    苏六拍了拍水桶腰,豪气道:“区区几钱银子,不值得咱计较。”
    李平安这才瞥见苏六腰间,竟然挂了个玉坠:“六子咋那么还讲究起来了?”
    苏六得意的撩开皂衣,晃了晃玉坠,得意道:“上等的羊脂玉,知玉斋的雕工,足足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厉害厉害。”
    李平安不用猜也知道,苏六搭上了盐商的关系,人家指甲缝里漏点儿,就足够寻常人荣华富贵。
    苏六瞥了眼锅里的稀粥,拿起勺子打算搅一搅,转念将勺子放下,蹲在灶膛前填柴烧火。
    “老唐,以后你就是伙房大厨,过些日我就去江南了。”
    李平安诧异道:“打定主意了?”
    “人这一辈子没几次机会,既然等到了,纵使是杀头的买卖,我也要去做。”
    苏六声音低沉,目光低垂。
    灶膛中汹涌火焰,将苏六的脸庞映得通红,原本肥硕、油腻的模样,竟生出几分坚毅凝重。
    ……
    半月后。
    苏六辞去了伙房职务,打包好私人物件,大踏步离开伙房。
    天牢门口,仅李平安一个人送行。
    “老唐,后会有期。”
    苏六拱手道:“将来我若死了,自万事皆休,若是侥幸发达了,回京城请你吃六味居。”
    李平安在京城生活多年,从未听过这个馆子名。
    “六味居在哪处地界?”
    苏六说道:“等你在京城看到六味居开张,那就是我发达了。”
    “六子,其实在牢里当差也不错。”
    李平安最后劝说道:“每月三五两银子,吃喝不愁,已经好过大多数百姓,何必去冒险……”
    “老唐莫要再劝我,人总要争一口气!”
    苏六向天牢内里望了眼,说道:“我知道他们背后怎么议论,说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我还就不信了,泥腿子就不能心气儿高?”
    李平安无奈耸耸肩,苏六不屑与狱卒交好,狱卒自是免不了阴阳怪气几句,只得拱手祝福道。
    “祝你货如轮转,一本万利!”
    “借吉言。”
    苏六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忽然回头。
    “老唐,哪天我进了天牢,你可得照顾照顾,我可吃不下水煮麸糠!”
    ……
    时光如水一逝不复返。
    转眼过去半年。
    苏六请辞,对他来说是人生大事,对天牢来说则微不足道。
    本就是最底层的差役,街上一抓一大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