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高煦此时,也正一步一步地向外退去,他走得很慢,但是却毫不拖泥带水,同时耳朵竖起,聆听着身后的声响。 当双手放在那朱漆的大门上时,饶是以朱高煦百战骁将的心理素质,也不由地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快啊,父皇,再不出声,那就来不及了!他在心里默念。 “等等!”一个带着些许急迫的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 朱高煦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转身下拜: “父皇,您还有什么吩咐?” “朕……我刚刚考虑了一下。”朱棣站起身,走出了书案:“你暂时便不用去云南就藩了……” 他的眼眸中闪烁了几下: “正好我预备要北巡,你便先随我北上,视察一下边防,咱父子俩好好亲近亲近……至于就藩之事,之后再议……无论如何,这滇地,我不会封你去了。” “你说得对,要是将你分封出去,怕是相见之日日少……你我父子,还是再多相伴些时日……为父,也舍不得你。” “父皇!”朱高煦似乎感动到了极点,他猛然跪下,膝行数步,抱着朱棣的大腿,痛哭失声。 “吾儿……”朱棣用手捋着他的头发,眼睛里也泛起了泪花。 他是真的喜欢这个儿子。 朱高煦很像他,不仅是长得像他,性格像他,更重要的是,看到他,朱棣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那个明明有着出众的能力,但是因为长幼顺序,却被压制数十年之久的自己。 他忘不了,当朱标在暖阁里舒适地读书写字,处理着帝国的政务时,他却早早就藩,在塞外苦寒之地与蒙古人赌上性命搏杀,鼻子里萦绕的是血腥气温,耳边布满的是惨叫嘶吼。 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也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度过郁郁不满的一生,甚至……走上和曾经的自己,一样的路。 他已经四十一岁了,在这个年代,这已经不算小了。 这是他能够为自己的子孙们,做得不多的事情了。 朱棣重重地吐出来一口气,朦胧的眼珠中渐渐泛出了坚定的神色。 朕,就是要把汉王留在京师。我们父子南征北战,打下这大好的花花世界,今日享受享受,怎么了? 朱高煦也在哭,但是他的眼眸中闪过的,却是得意的光芒。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