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胡毋苍尴尬的擦了擦汗,抬手作揖道:“那曹秀某日自山中巧遇七彩祥云,机缘巧合下得到份绢帛。上面绘有耕犁,其命寺匠铸造,竟发现此犁乃兴农利器,比现有耕犁要强数倍。” “哦?速速呈上来!” 很快,夏侯婴便哼哧哼哧的进门。 曲辕犁顺势落在正中间。 “嘶……” 叶壮连忙起身,凑近曲辕犁不断绕着观察。时不时还上手去摸,眉头紧锁。曲辕犁的确比他们用的耕犁要轻便许多,但结构上其实更复杂了些,有诸多结构。 “汝可命人试过?” “试过!”胡毋苍不敢隐瞒,将封早早备好的木符递上,“前日起,下吏便命人以此犁耕田。若以中牛挽犁,日耕五六亩地不在话下。即便以人力背犁,也远胜耒耜等农器。” 叶壮拿起木符,皱眉细看。 这同样是秦法规定的,像下级向上级请示的时候,不能用口头形式,必须要以公文这样的书面形式。 “好犁,好犁!” “想不到,这曹秀竟有如此机缘?” “咳咳,苍也没想到。” 胡毋苍无比心虚的在旁附和。 叶壮直接将竹简丢至胡毋苍面前。 “愚蠢!” “郡守息怒!” “如此谬论,汝竟会信?” “下吏也查过,确认无误。” “你如何查的?” “当地有不少人皆可佐证。” “……” 叶壮顿时沉默不语,许久之后却是笑了起来,略显无奈道:“还真是个聪明的秦吏。” 曹秀的确是在说谎,他这么说无非是想避免受罚。毕竟他身为秦吏去做这匠活,不仅无功还要受罚。 但是,他们还真拿曹秀没办法! 毕竟,秦国不流行屈打成招。审问嫌犯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同样讲究人证物证俱在。只有当铁证如山犯人还不从实招来的时候,才会上刑。 不管真假,现在曹秀有人证。 至于物证? 这谁能拿出来…… “曲辕犁就先留这,吾会即刻命寺匠核实。若是无误,必会厚赏于他。” “唯!” 胡毋苍旋即作揖告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