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始皇眉头紧蹙。 捧着竹简,古怪的望着曹秀。 这人还真是奇了怪了! 先前说是他写的,他死活不承认。 现在倒好,书名就叫《曹秀书》。 “这是什么书?” “不识字吗?” 曹秀没好气的说着。 这本书,可是他的心血之作啊。他采古今中外数本巨著,再加上他多年的经验,呕心沥血抄……整合出来的。这里面囊括农业医学工业等方面,只要写完就是秦国乃至世界第一本百科全书。 当然,曹秀压根没写完。 他就写了这么两卷。 至于剩下的? 咳咳,因诸多不可抗力因素而暂停。 没办法,自个闭门造车实在是太累了。也没读者来个推荐票或者月票支持下,让他高兴高兴。没有支持,自然也就没啥动力。 秦始皇有个坏毛病,就是边看边念。 “种禾: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荚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稙禾,夏至后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时,令两人持长索相对、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伤矣……” 秦始皇越看越喜,这篇文章写的是文采斐然,讲的是该如何种植粟米的。种法并不算稀罕,但有些法子他都未曾听过。 接着,他就继续开始翻阅。 “种黍: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强土可种黍。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 “种薯:百谷之外,亦有可当谷者。薯者,薯蓣也。花紫叶圆,根下生芋,根长如线,累累结实十数颗。切片堪以久贮,磨粉亦可制粮。疗饥救荒,贫民之储。贫者山沟地一块,挖薯常数十石,而富者岁收数百石。” “???” 秀儿,你来真的?! 王翦瞪着眼,没想到连上次的马铃薯也有描写。更关键的是上面的记录,动辄数十上百石,这玩意儿真有这么高的亩产? 秦始皇迫不及待的继续往后面翻阅。 可惜,竹简已经到了最后。 “后面呢?” “后面没了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