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历史两亿年-《造物纪实》


    第(2/3)页

    华胥文明中,人类居住的行星与蓝星相仿,远没有巴比伦那样大的体积和质量,因而华胥文明的一年,和巴比伦的一年不能划等号。

    经过换算的结果,华胥文明存在的时间,要有两亿多巴比伦年。

    “如此悠久?!”

    次宇宙中的李良,此时才惊觉所处文明的厚重历史。

    文明不会一直上升,会有崩溃、跌落和停滞,这大概是华胥文明表现力只在二三级文明之间的原因之一。

    可是,能绵延至今,已经有难以想象的底蕴。

    换做其它文明,怕是早已经湮灭在时间长河之中,连存在过的证明或许都留不下来。

    两亿年,对普通的碳基智慧生命个体而言,是多么遥远、多么漫长、多么令人敬畏的鸿沟。

    记录华胥文明历史的数据合成书才开了个头,李良便已经被震撼到。

    稍微平复了下心情,觉察到这些信息必定浩瀚如海的李良,决定换一种方式去了解。

    如此厚重的文明史,如果要事无巨细地一点点阅读,恐怕生命消耗完也未必能做到。

    现在的人类,很少有对历史感兴趣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长了。

    所以李良决定,只读次级目录。

    “元年之前四十亿年,最初的单细胞诞生。”

    元年,是指文明诞生的第一年,在华胥刚刚诞生的时候,他结合诸多考古资料,将历史上能确定的,明确表示文明出现的第一个事件,命名为元年。

    “10004年,人类第一次步入太空。”

    “10347年,人类登上母星的天然卫星。”

    “23458年,第一艘横跨星辰的载人飞船于母星近地轨道组装完成。”

    …

    “245697年,亚光速无人飞行器实验成功。”

    “15649524年,虫洞现象被解析,星轨建成,不同星域沟通滞后性消失。”

    …

    读到这里,李良皱起眉头。

    元年后一千五百多万年,华胥文明便利用宇宙现象,避开了光速不可超越的规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超远距离交流。

    而在元年后两亿年的今天,人类能接触到的层面,仍然停留在这一阶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