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狱中对-《续汉祚》


    第(1/3)页

    尚书台气氛再次尴尬起来。

    刘协知道自己今天有些咄咄逼人,传将出去,恐怕会留下刻薄功臣的恶劣名声。不过,为了方便自己的计划,却也不得不如此为之。只要自己一直处于上升期,能够带领汉室逐步中兴,些许骂名都是浮云。

    “朕知道公等这么做是为了诛除董贼方便,不得已而为之。不过凡事可一不可再,要使咱们君臣不相疑,朕提议让舅父奉车都尉王斌担任中军校尉,掌管宫城宿卫。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王斌,是刘协母亲王美人的兄长,祖父王苞曾任五官中郎将。胞妹王美人在生下刘协不久后,就被何皇后毒杀。迁都长安后,王斌带着妻儿来到长安拜谒刘协,被任命为奉车都尉,职掌御乘舆车。

    王斌能力如何,刘协并不知晓,甚至穿越以来从未见过,不过天然的血缘关系对眼下无人可用的刘协来说,就是最为可靠的保证。谁都可能背叛刘协,唯独王斌不存在这个可能性。而且他的官位来自于刘协的恩赐,势必可以做到百分百言听计从。

    对于刘协想要重用外戚,无论是王允还是杨彪,在场的文臣心头都涌起本能的反感。在他们看来,后汉之所以日渐衰败,就在于外戚、宦官轮流专权,若天下全交由士人治理,又怎么会出现如此局面?!

    但是,小皇帝刚才所言也不无道理,一个只掌管宫城宿卫的中军校尉也不是什么显赫职务,暂且就顺了皇帝之意。若是皇帝一味重用外戚,再行劝谏(阻拦)不迟。

    出于这种心思,王允、杨彪等人并没有明确反对。刘协就这么轻易拿到了他最想要的出入宫禁之权。算上之前所拿到的长安军队处置权、尚书台人事任命权,又通过尚书台掺沙子拿到了处置附逆官员否决权,今日已经收获圆满了。

    因此,刘协也就不为已甚,将宣告天下诛除董贼、派遣使者抚慰关东、派遣使臣招徕凉州将领等一干事项全权委托给王允等人,施施然来到廷尉狱中亲自释放那位重量级囚犯——荀攸。

    荀攸谋刺董卓后,一直被关押在狱中。虽然董卓屡次施压,但廷尉宣璠却一直拖着不予审结,是以无法定罪量刑。

    除了限制荀攸自由外,一直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单人单间、有书有笔,隔三差五宣璠就陪着荀攸聊会儿天,跟他说说朝廷最近的人事动向,说说关东最近情形,生怕荀攸想不开步了何颙的后尘。若是两大义士都死于狱中,宣璠就是跳进黄河恐怕也洗不清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