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南,烟雨收 第四章:七夕闲谈论漕弊(求收藏)-《天下风云志》


    第(3/3)页

    另一人接着叹道:“是啊,听闻这张解元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是经学大家,一篇安国定邦的文章,连翰张院里几个老翰张和五经博士,都是交口称赞,据说此人乃是襄阳名士,寒门出身,九岁就已经下场取得了县试,被称为襄阳神童啊。”

    听了这话,隔壁一桌众考生都是齐叹,这等牛人的境界,非我等能所及的。

    一考生道:“看来今年以礼部尚书马周为本经的举子,都要给张解元作陪衬了,嘿嘿,幸亏我的本经不是尚书,不做这等陪太子读书的事。”

    张继在旁听了,初时尚有些沾沾自喜,但越听连自己也是有些忐忑起来。他没有料到,自己来长安时候,在漕船上,一路所见所闻,偶然所作一篇漕弊时下论,竟是让自己的名望达到这个地步。

    自己这一下子就成为会试里的大热门了吧!

    哎,看来不能如乡试那样意气风发,当个黑马一鸣惊人,然后接受大家敬仰崇拜的目光,想想真是令人觉得蛮遗憾的说。

    这时一人忽然泼了冷水说道:“要我看,你们对这位张解元也太乐观,我看他这次金榜题名倒也是未必?”

    “哦,李兄这是为何?”

    那人又道:“我看今日的张解元,就是昨日的昌成仁,当年昌成仁不也是一时风光无量?但最后却名落孙山,这其中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吧。”

    “对啊,上一次能打压昌成仁,这一次就能不取张解元,反正最后都是人家说得算,我看谁该取谁,早有人朝会试主考官马周打过招呼了吧。”

    另一人道:“是啊,说起来就来气,如今科举早已成为朝廷大员私器,上一科殿试时,坊间就有传闻,天子对杨英睿说道,元辅替朕照顾社稷,天子就替元辅照顾家人,结果杨英睿的儿子取了成了哪一科的赢家。”

    “张继张解元的那篇漕弊时下论,不知道含沙射影,撬动了多少朝廷大员的利益,人家能不恨他才怪。”

    ‘这一届主考官突然暴病病故,换了礼部尚书马周担任会试主考官,不知会不会也如上一次那样,我们寒门子弟何日才会有出头之日啊。‘

    众人说了一阵,都是摇头叹气。而这一边,张继一桌等人也渐渐停下了欢乐的气氛,大家也是不免有些替他担心。

    吕星海见此,顿时端起酒杯敬张继,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张兄,今日虽是女儿节,岂作小女儿状,来,我们干一杯。”

    其余几位意会也插科打诨起哄,张继却是笑了笑,与吕星海碰杯一饮而尽,没有半点放在心上,不久后,吕星海就主动结了酒钱,与众人回松江会馆继续读书来准备明天下场。

    一夜的时光一晃而过,终于昭文十九年会试开考之日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