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南,烟雨收 第三章:大朝会(求收藏,推荐票)-《天下风云志》


    第(2/3)页

    会试虽然是礼部主持的,但却是下面人负责统筹协办的。不管怎么说,汪心水都是要负责操办此事的,但是不能够成为主考官,意味着他只能够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其余事情与他就没有关系了。

    汪心水不愿意错过这次的机会,因为他知道左谕德韩煜祺以抽身。

    会试主考官需要集中精力,毕竟在录取贡士的时候,主考官的意见最为重要,徐光启主要操心的是登莱新军,哪里有时间和精力来应付会试。

    汪心水非常善于揣摩人的心思,前主考官暴病,皇上六月二十二没有宣布会试的主考官,其实就意味着主考官的人选有变动和调整,否则当日就宣布了。

    会试主考官这个职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党争日益激烈的唐国朝廷之中,会试主考官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参加会试的考生,都是各地的举人,这些人的学识都是不错的,从几千多举人之中,录取将近四百名贡士,那么贡士的水平,就更加不一般了。

    要知道每届会试的主考官,就是这些参与会试的贡士恩师。

    历朝历代恩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是是非常牢固的,可之间也是亲疏有别的,毕竟贡士太多了,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人,就只能够关注其中特别优秀的人选,在日后给与这样的学生很多的帮助,如此的交集之中,恩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

    至于说那些关系一般的学生,比如一些不挑尖寒门子弟注意不注意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了不起。

    虽说这些贡士都会参加殿试,被皇上在含元殿上钦点,成为进士,名义上都是皇上的学生,可是其中能够接触到皇上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再说皇上关注的是朝廷的大事情,关注的是内阁大臣、六部尚书、都御史已经各地的巡抚等等,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关注殿试录取的进士,最多也就是关注一下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被殿试录取的进士,想法也是非常实在的,他们希望能够在仕。途上面大放异彩,人人都想着能够进入内阁,或者是成为地方大员,不过能够有次机会的人凤毛麟角,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和殿试,进士几乎都是四百人左右,累积起来人也不少了,朝廷就是金字塔组成的结构,绝大部分人还是在下面的那一层的。

    如此情况之下,进士拜见恩师,引起恩师的注意,那就是特别关键的事情了,要是能够得到恩师的关注和提携,仕。途会很顺利,提拔的机会也多得多。

    况且会试的主考官,潜规则悉数都是进内阁大臣的最后一步,也就是朝廷的相位了。

    这里面的道理,汪心水都是清楚的。

    内阁首辅杨英睿前年冬月刚刚上任,说起来还不过是不到两年的时间,汪心水与杨英睿之间的关系很是不一般,几年前祭天大典的时候,两人因为没有得到提名,联合起来演出了一场好戏,让那一次会推内阁大臣的事宜,最后却不了了之,当时的礼部侍郎纪兴为还因此被罢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