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阿曲仰头嘀咕着那些个金光闪闪的大招牌,心情愉悦,全然忘了掷筊的事了:“小姐,丰乐楼,八仙楼,长庆店……这么多人去,一定很好吃!” 崔谨对那些繁华热闹倒没什么兴趣,她从袖中翻出一块手掌大的小镜,似乎在整理鬓发。 阿曲凑过来,低声在她耳边道:“小姐,有人跟着我们。” 崔谨收了小镜,笑了笑:“我还以为,你只顾着看热闹呢。” 不知这又是何方神圣,或许与那装作艄公的刺客有关? 无论如何,此时此处不是地方,先静观其变吧。 “我们去哪儿?”阿曲这才问。 “当然是,回家。” 崔府,必然要进。但她不能随他们所安排,无声无息地没入。 许韵说过,无论何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谋定而后动,才占先机。 马车缓缓停在崔府门前。崔首辅唯有一位,不会有错。 只见门前阶下洒扫洁净,一边一尊镇宅的石狮在阳光下泛着玉色光泽,石质上乘。新瓦黝黑,灯笼鲜红,正中高悬匾额,御笔亲书“辅弼良佐”四个大字。 此时,中门大开,除了守门的小厮,更有一位衣着体面的嬷嬷等在门前,似乎候着什么人。 “他们怎知小姐今日来?”阿曲奇怪,“知道开中门相迎,还算懂事。” 那门前的嬷嬷正是崔府主家夫人身边的人,姓孙,她也正向马车这边望,心道这也不似那位贵人的车驾呀。 她看见,一个陌生脸孔的小丫头率先跳下车,随即扶下一位柔似新柳的女郎。 那女郎戴着一顶旧帷帽,不见面目,身上衣裳也不似京都时兴的式样,而她身边的小丫头就更不用说了,多大人了还扎俩揪揪,直愣愣地瞪着自己。 毫无礼数的乡巴佬。孙嬷嬷心中给出定位。 孙嬷嬷顿时收了面皮上的笑意,将脸子拉长,质问:“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麻烦你进去通报一声,我们要见崔大人。”阿曲声音洪亮道。 “首辅大人日理万机,岂是你们说见就见的?”孙嬷嬷不耐烦地驱赶,“去去去,莫挡了贵人们的路!” “咳咳咳……”崔谨轻抚心口,声音虚弱沙哑,“请您帮忙通传一下可好?就说是谨……” “紧什么紧?我看你们是皮子紧!滚开!” 孙嬷嬷心下着急,若耽误了夫人的事,只怕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说话?叫你去你就去,能少块儿肉是怎地?”阿曲也没了耐性,相比动嘴,她可更擅动手。 崔谨忙拉住阿曲,咳得喘不过来气:“咳咳咳……不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