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女子为官-《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1/3)页

    第729章  女子为官

    天下读书人中,女子占比甚至不足一成,而且其中大部分人读的还都是还女训女则女戒等女书,与科考内容大相径庭。

    在这般的情况下,怎会出现如此悬殊的比例?

    那些百姓与文儒们自是百思不得其解。

    但其实原因极其简单。

    便是因为,天下读书的男子,但凡有些才华的,早就参加科考去了。

    这三年一批、三年一批地考下去,有实力者早已有功名在身,能有多少‘漏网之鱼’?

    可女子不同,纵使她们再如何的满腹经纶,也没有参与科考的机会,这些才女们自然便都是白身。

    如今东宁道史为打破了获取功名的天板,给了她们一展才华的机会。

    为了实现抱负考取功名,这些白身的才女们不都从各地赶来了么?

    这么一说,百姓们便理解了。

    也是啊,整个大楚有才华有抱负的女子都跑到这儿参加科考来了。

    而男子们呢?多数都是以前被官府挑剩下的。

    有时候,面对不同的声音,一味的压制也不行,须得张弛有度。

    等等等等。

    此人对于让女子参与科考并不是如何赞成,但也没到强烈反对的地步。

    在原本的宁安府重新规划之后,府县增加了不少,空出的职位较多。

    也成了本府中唯一一位女县令。

    对于这位皇孙殿下的乾坤独断,东宁路中的百姓与文人们那是有深刻认知的。

    比例本就悬殊,并且案首中又是女子占多数。

    因此,这部分人被请离了东宁路。

    咱们东宁路对于闹事的人,要如何处理,这规矩大家都知道。

    但反对的理由呢?

    违背祖宗礼法。

    其他府县也大多如此。

    这下,就算文人们再不服也无用,百姓们不再站他们这边,再加上这些女子的才华那都是实打实的,他们想闹也闹不起来,只能无奈地认可这般的结果。

    话说回来,成为举人,就有资格出仕做官了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