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五年计划-《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3/3)页
    赵竑的话,让郑途连连点头,脸色兴奋。
    “陛下说的是,臣回去就安排下去,和工匠们早日找出制造自发火铳的办法!”
    江南兵器制造分司中,许多机械都是借助水力,比如洗煤、水力风机、水力煅锤、水泥原料粉碎等等。
    皇帝是水力方面的专家,不去搞这些奇技淫巧,实在是太可惜了。
    “慢慢来,这些事情急不得。自发火铳只是第一步,朕还有一些事情要说。”
    赵竑思索着,在纸上画下了后世拉管式手榴弹的样子。
    “现在的震天雷都是点火式,很不方便。有没有可能把震天雷的木柄做成空的,拉火丝被牵动,在拉火药中转动摩擦,引起拉火药发火。如果做成这种拉管式震天雷,战士们在战场上就不用点火,一拉就行。”
    “拉管式震天雷!”
    官员们和工匠们都是大吃一惊,人人目不转睛看着震天雷的草图,心里都在琢磨。
    “对,震天雷的长柄是空心的,里面装着一根拉火绳,一个摩擦片和一根导火索,当拉动拉火绳时,摩擦片摩擦点燃导火索引爆震天雷。和临安市面上的火柴比较类似。”
    南宋时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经到处都有出售火柴的小贩。时人削松木为小片,薄的跟纸一样,将硫磺在涂木片上,叫做发烛、焠儿。
    军中将士备用的火折子就是这样,只不过火折子利用的是复燃原理,和火柴不一样。
    “还有后装火炮、爆炸弹、火柴、以及蒸汽机等等。从今天开始,这些项目都要提上日程,作为我大宋朝廷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要点!”
    赵竑看着下面满满当当的官员,以及所有的能工巧匠。
    “朕要调全国的能工巧匠前来,就是要一起攻克这些难题,3年不行就 5年,5年不行就 10年。直到攻克这一难题为止!”
    加大研发力量和投入,无论什么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
    看着眼前大约两个立方米的锅炉,还有手工痕迹严重的蒸汽机,赵竑直接傻了眼。
    锅炉蒸汽压力不大,蒸汽机曲柄转动,有气无力。
    这是在玩,还是开玩笑?这能带动火车轮船吗?
    提前500年搞蒸汽机,自己是不是太激进了点?
    蒸汽机搞不出来,这要是传出去,他这个皇帝,可是要丢人丢到家了。
    赵竑蹲了下来,仔细打量起来。
    蒸汽机的原理再简单不过,大宋铁厂也已经冶炼出了好钢,完全可以承受高压锅炉的压力。现在,就是要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了。
    “陛下,蒸汽机性能不好,主要是锅炉的密封性不强,导致传出的动力不足。”
    专门研究蒸汽机的赵汝腾小心翼翼在一旁说道。
    看皇帝的脸色,也知道自己做得不怎么样。
    密封性?
    赵竑点点头,心头狐疑。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好像也没有电焊,橡胶密封圈之类。不过,如果锅炉的热效率不高,蒸汽机确实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用热铆?”
    脑海里的念头一闪而过,赵竑忽然问起了赵汝腾和周围的工匠们。
    “连接的地方首先钻孔,然后将铆钉加热,让它的硬度变低,然后进行连接。我给你们演示一下。”
    赵竑在纸上画画写写,许多技术员和工匠很快明白了过来。
    “陛下,这是个好主意!不过得招一批学员,得好好的培训一下!”
    辛庸,另外一个技术员兴奋回道。
    赵汝腾和辛庸,二人都是兴庆二年的进士,最终还是主动请缨,到江南兵器制造分司,从事蒸汽机的研发工作。
    “真公,今年从大宋各个学堂招200人,不,招300人进江南兵器制造司;再调200冶铁工匠过来,专门研发蒸汽机!”
    赵竑点点头,立刻下了旨意。
    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必须要有大量的熟练工人,否则就是天方夜谭。
      
    第(3/3)页